背景:
智能交通系統綜合了交通工程、信息工程、控制工程、通信技術、計算機技術等眾多科學領域的成果,為交通參與者提供交通信息應用與服務,提高交通系統的運行效率、降低整體能耗,提高交通安全性。隨著移動互聯網、大數據、云計算、物聯網技術的成熟,智能交通系統呈現飛速發展的態勢。通研院注重服務交通運輸行業重大需求,與交通行業企業、管理部門開展產學研合作,三項成果獲得實際應用,產生顯著經濟社會效益。
關鍵技術:
1. 研究計算視覺和深度學習理論及其在交通行業的應用,在船舶高度檢測、行人和汽車檢測、交通標志和交通信號燈識別等方面取得進展,獲得專利 件,在橋梁防撞、車流量檢測方面實現工程應用。
2. 專用集成電路設計技術,掌握0.18umCMOS設計流程,開發多種交通專用集成電路芯片,部分芯片獲得工程應用。
產品與應用:
1) 大型橋梁主動防撞系統
大型橋梁主動防撞系統基于多點多源信息融合與處理技術,具有預警時間長、目標檢測精度高、能適應惡劣氣象條件等特點。當船舶偏離航道或超過凈通航高度時,可發出預警信息,并提供通信調度手段。
應用案例:江陰長江大橋防撞預警系統
與江蘇揚子大橋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展橋梁主動防撞技術研究,主持江蘇省交通科學研究計劃項目“大型橋梁主動防撞關鍵技術研究與工程應用”。重點研究船舶自動識別系統(AIS)、視頻圖像處理、智能信息處理與船舶通信導航等關鍵技術,提出基于多點多源信息融合的大橋防撞預警系統,在系統方案和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,形成自主知識產權。目前該系統已成功應用于江陰長江大橋。2015年7月經中國公路學會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。
SMART TRAFFIC
智慧交通
2) 高速公路車流量檢測系統
運用計算機視覺技術研發車流量檢測系統,采用智能圖像處理算法。系統具有施工便捷,不破壞路面、檢測精度高、使用壽命長等優點。系統應用于多車道高速公路環境,適應車速快、慢和車輛稀疏、密集、擁堵等各種路況,能有效克服汽車燈光、陰影等動態環境因素影響,夜晚同樣具有高檢測精度。車流量檢測系統數據及時、準確,為交通大數據應用提供豐富的基礎數據,同時提供PC端和移動端應用軟件。
應用案例:
1. 2013年10月起應用于江陰長江大橋
2. 2014年12月起應用于通錫高速公路(S19)
3. 2015年10月起應用于蘇通長江大橋
4. 2015年10月起應用于泰州長江大橋
3)ETC專用集成電路芯片
研究智能交通專用短程通信系統理論與關鍵技術,聯合承擔國家“核心電子器件、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產品”科技重大專項,研制交通專用短程通信、車載寬帶信息終端收發和RFID等芯片并成功流片,部分芯片已實際應用。
應用案例:
1.符合國標的不停車收費系統專用芯片
2.車載寬帶信息終端收發
3.RFID集成電路芯片及應用系統
4)智能駕駛系統
1. 交通標志識別
2. 交通信號燈識別
3. 行人和汽車檢測
4. 路徑規劃